很多家长来信来电咨询美希老师:我的孩子三岁了、五岁了,不喜欢看书,讲故事也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培养他们爱学习呢?道理天天跟他讲,现在讲,他听着都不耐烦了,怎么办?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学习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成分都是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人都是靠自身的心理力量来启动热情、锻炼意志、发展智力、获取知识的。一切外来的压力也好,诱导也好,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内驱力”才能起作用。任何人不能替代他人学习和发展,替代他人思考和记忆。这是尽人皆知的规律,尽人皆有的体会。
那么怎样培养婴幼儿爱学习呢?
婴幼儿学习的内驱力是什么呢?他们还谈不上崇高理想、远大目标、坚强意志、高尚志趣、形势压力等等,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来自由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由喜欢表扬而发展起来的好胜心。这两者是婴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双桨”,他们为获得爱、鼓励、夸奖和快乐而活动,并且百玩不厌,这种“玩”如果赋予了教育内容就是“学习”。相反,假如不能满足孩子的求趣心和好胜心,他们将毫不留情地拒绝一切学习;即使是玩,也是无聊的游荡,常常发展为吵闹和折腾。
例如:丽丽是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才3岁半。这父母喜欢读书,桌上、椅子上、床上到处都放着书。可是突然有一天,丽丽略带几分挑衅地说:“我会读书了。”虽然她明知自己不会读书,也明知家里人都知道她不会读书,但她突如其来地宣布会读书了,这正是她好胜心、自信心的天然流露,是极其可贵的心理品质。这时父母如能因势利导地鼓励说:“那当然啰,丽丽是聪明能干的,是会读书的。”渐渐地,孩子自然就喜欢识字读书了。假如,父母告诉说:“你这么小都不认识字,哪会看书呀。”哄笑;相反孩子心灵会受到严重打击,可能会因此产生拒绝读书的心理;
美希老师指出:让婴幼儿爱学习,就是要学会因势诱导孩子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例如:日本著名早教专家铃木镇一,数十年来教两三岁的孩子学小提琴。每收一个来自国内外的婴幼儿,起先都让他在教学室里自由自在地玩。当孩子熟悉了环境,又看到老师和别的小朋友拉琴、练琴的快乐时,自尊心、好胜心就不允许他旁观了。当他抢着也要学琴时,铃木老爷爷才带着鼓励、赞赏,指导孩子学起琴来。经过严格的训练,孩子最后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事例都说明,诱发和爱护婴幼儿的好胜心是多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