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爱插话的孩子总有太多话要说,于是难免在仔细倾听、遵守规则、自我控制等方面稍显不足,需要家长在这些方面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其一,成人应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倾听。身教重于言教,当孩子说话的时候,做父母的要身体力行地做出示范:停下手头的事情,来到孩子身边,专注安静地看向孩子,与孩子保持目光交流,可以时不时复述一下孩子所说的内容,或者适时根据谈话内容进行追问,以此表示你真的有在仔细听。相同的,家长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也可以经常让孩子复述自己刚刚说过的内容。另外,家长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契机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比如,交给孩子听公交和地铁报站的任务,在指定车站提醒大人下车;讲故事之前,提出几个问题,让孩子听完故事回答;请孩子帮忙在父母之间“传话“ ,等等。这些策略能让幼儿具体形象地理解倾听的用处。
其二,成人应帮助幼儿掌握轮流的规则。依次轮流是重要的社会规则,也是最常用的游戏规则,在生活和游戏中有大量的机会可以让幼儿体验这一技能。比如,观看演出、坐缆车时要排队,体育项目中的轮流发球,棋牌类游戏里的轮流出手,等等。有意识地丰富孩子这方面的经验将有助于他们在需要轮流发言的情境中遵守规则。
其三,成人应帮助幼儿学会自控和等待。很多时候,孩子明知道“插嘴”不对,但还是频频故态复萌,表明他们缺乏自我控制和等待的能力。平时,家长可以采用“延迟满足”的方法,在孩子提出要求时,不要立即满足,适当拖延一会儿;制订的家庭规则也要坚持执行(比如上床睡觉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等)不可随意更改;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小技巧。比如说话前先数3个数,或是拥抱一下,这样可以让他们放松一下身体,重新组织一下思路,而不是不过脑子就脱口而出:还可以购置一些直观的计时工具,让等待的时间变得可视化“有盼头”的感觉利于缓解幼儿等待中的焦躁情绪,不断提醒他们,坚持下去,很快就要实现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借助真实案例或绘本故事,让幼儿体验“插嘴”的坏处,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操作起来需要时间和耐心。教养孩子不光需要父母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温暖守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