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儿童公园里到处是孩子的身影,爸爸推着童车,妈妈牵着宝宝的手练习走路,宝宝走两步感觉要趴倒下来,妈妈赶忙扶住宝宝,一边亲切地鼓励:“宝宝加油!”宝宝继续走两步,停下来四处张望,妈妈和爸爸就在一旁引导:宝宝看这里,加油!
这样的情境,你在小区、公园或者是购物中心经常看到,妈妈非常的耐心的引导鼓励孩子练习走路,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情景,可能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小小的误区!
孩子的坐、立、爬、行都源于孩子的大脑感觉神经功能的成熟后自然的反映。孩子的坐、立、爬、行、说话,有的早,有的晚,其原因是孩子大脑感觉 功神经能成熟时间早晚不同所致,于是孩子学习能力就伴随着大脑感觉神经的成熟过程就开始不断练习提升了。
婴幼儿大脑感觉功能的成熟早晚在生活中表现出来,会收到相应的来自家人和他人自然的回馈,婴幼在成人鼔励下就会表现出活跃、自信,这一就是儿童学习能力的初级形态。

滑滑梯的另一侧的空地上,一位爸爸和十岁左右的男孩子在打羽毛球,男孩老是接不到球,不会发球,爸爸非常耐心地教他:左手拿住球抛起来,右手挥拍打过去就行了。男孩子左手将羽毛球抛起来要么丢太远,够不着,要么球拍拍过来时,羽毛球掉地上了。爸爸只得停下再教男孩“你看,眼睛要看好球,左手抛,右手挥球拍。看清楚了吗?
孩子不会打羽毛球,父母采取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不会打球应该是练习少了,就带孩子多练习打羽毛球,再或者请老师或者自己有时间有耐心的教孩子打羽毛球就行了。
爸爸教着很费力,孩子学着也很吃力,一会记得看球,一会儿就忘球拍拿正挥,总之,孩子之前只有一个问题不会打羽毛球,最后在爸爸教导下还是不会,就慢慢地演变出一堆的问题,“你不知道看,东张西望不专心,球拍也没拿正,做事学习都不知道自己想办法,父母上班很辛苦还要教你,你也不知道体谅父母。“ 总之最后有的孩子在父母要求下坚持下来了,大多数干脆以后就不打了。
不擅长踢球,打羽毛球,真正要做的是找到不擅长打球的原因,也就是和孩子一起面对遇到的困难,不是以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方法去教孩子,然后要 对求孩子按自己的方法去练习,其实每个人学习能力的能力优势是完全不同的,拍球、写字、读书要运用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正确的做法是: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针对孩子打球中不足的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从低到要的训练,而不是一直重复练习打球。
|